【本文獲《新報人》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康文署去年起陸續在體育館設體脂機,現時18區都有一部,方便市民監察自己體質,體脂機在網上引起不少討論,有市民質疑數據不準確,不同區的體脂機測量結果有差距。《新報人》記者去到10區實測,亦都發現不同區體脂機量度同一人的身體年齡可以相差10歲,軀幹脂肪差5公斤,學者說差距未必一定與機器有關。另外,市民又反映體脂機經常壞。康文署解釋體脂機非常受歡迎,使用率高致失靈。
記者實測數據差距大 有市民兩次測試差8歲
康文署自2024年起推行「自我體質測試站」計劃,分階段在轄下體育館設體脂機。計劃首階段於8間體育館試行;2025年再新增10部體脂機,將計劃擴展至全港18區。不過有有市民曾在社交媒體投訴在使用體脂機時出現問題,例如顯示體脂率只有3.3%、經常出現「暫停使用」和無法顯示報告的情況。
為了解體脂機實際操作及測試結果,本報兩位記者分別於同一天5小時內前往測試10個區體脂機,期間沒有進食,僅飲用了少量的水,以盡量減少變數,除了一部體脂機未能運作,其餘都有測試結果。第一位記者「軀幹脂肪」(即指胸部、背部、腹部的脂肪)數據相差最大,測量結果最低為3.86公斤,最高為9.2公斤,相差5.34公斤。第二位記者本身19歲,在不同區的體脂機「身體年齡」一項分別測出14歲與24歲的數據,相差10歲。
這兩項測試結果中,2024增設的「TANITA」品牌體脂機和2025增設的「DCML OEM」品牌體脂機的數據都出現明顯差距。
在荃灣體育館使用「TANITA」體脂機的市民鄺小姐是第二次使用康文署的體脂機,她表示自己各項數據均在健康範圍內,只是對身體年齡一項比較困惑,因數據比3個月前在屯門兆麟體育館用同品牌測出的身體年齡,短短3個月「老」了8歲。當得知記者的測試結果時,她和伴侶葉先生均嚇一跳:「好驚訝喎呢個!5kg(公斤)喎!仲要淨係trunk(軀幹)!」
體育學者:數據受多種因素影響 建議固定時間量度
香港浸會大學運動及健康科學系一級講師Iain Killoughery指出,體脂機數據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體内水分、測試時間、室溫、機器種類(如手握加腳踏式或只測腳的機型)、以及是否佩戴金屬飾物等。他表示由於影響因素眾多,3至8%誤差屬可接受範圍,記者測得軀幹脂肪相差5公斤(約9%)並非完全不合理。
他補充,即使未進食或飲水,身體狀況仍會自然變化,影響測量結果。他建議市民如欲提高準確度追蹤身體變化,應於同一時間間隔測試,如每月同一日同一時間,在同一地點,以同一部機器量度,以減少變數。
機器失靈 市民體驗受阻
「DCML OEM」體脂機需先掃描螢幕上的二維碼,同意使用細則方可開始測試。然而記者到荔枝角公園體育館實測時發現,掃描二維碼後畫面一直停留在「載入中」,無法進入測試頁面。記者通知體育館職員前來檢查,對方邊走邊說:「有時係咁㗎,太耐冇熄就會用唔到,熄一熄再開過就冇事㗎啦。」惟體脂機重啟後問題仍未解決,機器仍無法載入頁面。
記者在該體育館內觀察約一小時,約10位市民因相同技術問題而無奈放棄使用。
市民Gigi在社交媒體上得知康文署在每區體育館新增體脂機,剛好路過便來試用。她脫下鞋襪,站上體脂機後發現一直未能載入,掃描多次均無反應後便離開。她稱此情況令她十分困惑,「唔知道開始唔到係部機嘅問題定係自己唔識用。」
使用「DCML OEM」體脂機即使能夠開始測試,也可能遇到無法下載報告的情況。正常情況下,完成測試後手機畫面會自動跳轉至「下載報告」的版面,但兩位記者在實測體脂機當天,同樣遇到一直按「下載報告」的按鈕卻無法載入的情況,就算等待若數分鐘後按下網頁的「重新載入」按鈕,便會出現「測試逾時,請重新測試」的告示。
專程前來測試的市民梁太遇到同樣問題。她表示雖然家中已有腳踏式體脂機,但特意來試用這款帶手柄的型號,期望能提供更準確的數據。可是丈夫梁生在首次測試無法下載報告後欲重新量度,卻連進入同意開始測試頁面也未能成功,而梁太下載的報告亦顯示空白,兩位空手而回。
她明言不會到其他區體育館的體脂機進行測試,「經過開先再嚟試過,本身對政府啲野都無乜信心,而家咁都無辦法。」
康文署回覆時表示體脂機非常受市民歡迎,使用率高,導致有系統失靈的情況,至今沒有收到有市民指測試結果不合理。康文署又指,無法下載報告的主因是用戶手機網絡不穩定或下載速度過慢。
機器故障頻生 維修追不上損壞
在實測當天,元朗體育館的體脂機已被貼上「暫停使用」告示,向職員查詢得知,記者到場實測前一天起壞機,無法使用。職員稱該機器啟用超過一個月,「部機好新㗎,個零月咋嘛,尋日先壞嘅。」記者一星期後打電話查詢體脂機維修狀況,職員回應稱機器翌日已被修理好,「呢一刻無事」,但坦言若網絡出現問題或太多人使用便有機會故障。
彩虹道體育館亦出現同樣情況。記者實測時運作正常的體脂機,於一星期後被貼上同樣告示。職員指機器當天才壞,會安排維修。五天後記者致電查詢,職員確認機器恢復使用,被問及體脂機是否經常故障,職員則回應:「我只可以確認呢一刻係無壞嘅。」
市民促改善體脂機服務 盼加強維修保養 增加機器數量
記者到荃灣西體育館採訪時,觀察到有市民穿襪站上體脂機,正確方法應脫襪測試。市民黃小姐指,體脂機旁的文字説明並不夠詳細,認為可以設螢幕放映完整教學影片,讓市民在排隊等候時能先熟習測試過程,令整個測試進行得更𣈱順。另一位使用者阿俊則希望政府增加機器數量,「咁唔使排長龍,後面無人等就可以慢慢做。」
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委員吳傑莊認同擺放更多體脂機於不同體育館能便利市民。他亦希望政府盡快檢視十八區體脂機的使用情況及市民反應,針對性地調配資源。
對於各區體脂機出現各種問題時,鄺小姐直言:「聽講部機都唔平㗎喎,咁一係個maintenance(維修)做得唔好,一係部機有問題。」她認為負責機構應該要定期檢查體脂機的狀態,「畢竟普通市民唔會知道係部機有問題。」
吳傑莊亦認為政府應多加去檢視體脂機的運作情況,萬一發生故障可盡快維修。他指理解市民對體脂機這些公共服務的需求,也希望市民也理解這是一個新服務。
康文署則回應,現時已安排承辦商每月為體脂機進行檢查,一般會在故障報告發出的當日或翌日進行維修。
數據不等於健康全貌 學者建議加注說明
Iain認爲隨著科技進步,大眾很容易取得健康數據,譬如打開手機就能看到每天的步數,容易對數據感到焦慮,未有了解如何正確解讀和運用數據。他強調體脂機數據只是參考,市民不應過度依賴及解讀。若他們有在固定時間間隔用同一部機器追蹤自己的數據,而發現數據和趨勢有不健康或困惑的地方,可以持報告諮詢醫生,尋求更專業的檢查。他建議康文署可以列明機器結果會因什麼因素而有誤差,以提醒市民數據不能反映健康全貌。
吳傑莊則建議康文署可在網上增強宣傳,教導市民根據自己的報告在健康習慣上作出相對應的改善。他亦強調閱讀報告後需配合運動,「變得更加健康先係最終嘅目的。」
指導老師:林穎茵